寫上新學期的願望,折一只載著願望的紙飛機……9月15日,在經歷了十幾天的線上學習後,包含一年級「小豆包」在內的又一批學生,總算能夠線下復課了。當日,沈陽晚報、沈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沈河區文化路小學三部,感觸一年級「小萌新」們上學的高興。
願望掛上願望樹入學充滿典禮感8時左右,在文化路小學三部校門口,立起了彩色氣球拱門,上面寫著:「新學期歡迎新同學」。「小萌新」在家長的陪同下,自覺依照疫情防控要求,戴好口罩,掃場所碼、測溫後,有序地進入校園。雖然天空飄著細雨,但戴著小口罩的孩子們,笑彎的眼睛裏透著滿滿的高興。
進入校園,校園為學生們安排了掛願望卡的活動。學生們寫下小願望,製作成了「願望卡」,掛在了校園門前的小樹上。「我希望考試都考100分!」「我希望自己能改掉馬虎的壞習慣!」……一張張寫滿願望的小卡片,掛在校園的小樹上。在攝影「打卡」處,不少小學生拿起「我們開學啦」打卡留影板攝影紀念。學生們還在班主任教師的安排下,寫下自己的名字。教師也寫出了新學期寄語,折成紙飛機,放飛願望。
文化路小學三部德育主任劉瑤向記者介紹,希望通過製作願望卡、折紙飛機等迎新活動,給學生們營建一個溫馨的氣氛。
「我今日正式成為了一名小學生,走進了期盼已久的校園,見到了和顏悅色的教師和心愛的同學們,十分高興。新學期,我會好好學習,聽教師的話!」一年三班的夏邑檸高興地對記者說。
「萌新」入校趣事多哭著鼻子要吃飯上午第二節課剛結束,一間教室裏傳來了女孩兒清脆的哭聲。「你哪裏不舒服嗎?能夠告知教師嗎?」聽了教師的問詢,小女孩抹著眼淚,哭著說:「我要回家吃飯,我餓了。」
「我們再等待一小會兒就能夠吃飯了,我們校園的飯菜可香了,你不期待嗎?」教師蹲下來耐心地給女孩講,安撫她煩躁的情緒,並領著她簡單地觀賞了一下校園。過了一瞬間,女孩平靜下來,拉著教師的手,露出了笑臉。「那我們再等一瞬間,中午一同吃飯好不好?」女孩微笑著點點頭。
文化路小學三部一年二十二班班主任唐曉嬌告知記者,每年重生入校,都會或由於生疏或由於緊張呈現哭鼻子狀況。也有「小豆包」呈現忘掉帶課本等丟三落四的狀況。
「作為教師,首先要及時地關心孩子,了解孩子由於什麽哭。要給孩子安全感,讓孩子知道教師便是校園裏的媽媽,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。」唐教師說,家長不要由於孩子上學哭鼻子責怪孩子,應該與教師構成合力,讓孩子得到來自家長和校園的雙重鼓舞,然後愛上上學。
重生家長焦慮多家校協作不煩惱「教師,我家孩子進教室了嗎?」「教師,咱家孩子上課習慣不?」「教師,他上課溜號了嗎?」……一上午時間,每名班主任教師的手機信息不斷,家長們不由得關註孩子上學的體現。
「家長們的心情能夠了解,但確實不必焦慮。」文化路小學三部教科研處蔡景旭主任介紹,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幼小聯接問題,擔心孩子不習慣小學日子。實際上,幼小聯接不是小學常識的提前學習,而是科學地陪同孩子逐漸養成良好的日子、學習、社會交往等好習慣、好質量。蔡主任介紹,文化路小學三部有共同的始業課程,校園以培養學生學習、日子習慣為基礎,融合了數學遊戲和語文閱覽的學科內容,每一節課都生動、有趣,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加講堂。家長們需求做好的是,幫助孩子建立對小學日子的向往,提升他們日子自理能力,平常要多鼓舞孩子。
|